在傳統製造業中,技術傳承一直是老闆們最頭痛的問題之一。隨著產業結構的變化,許多企業面臨員工流動率高、新進人員培訓效率低、老師傅技術無法有效傳承等瓶頸。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企業生產效率,還可能導致多年累積的技術經驗逐漸流失。
那麼,該如何破解這些困境?本文將從實際案例出發,探討如何將老師傅腦中的「Know-How」轉化為企業可持續利用的數位化資產,並分享有效的技術傳承方法。
(
閱讀更多:
中小企業的9大病徵:如何突破成長瓶頸?)
1. 傳統產業的困境:技術藏在老師傅的腦袋裡
許多傳統產業的核心技術與經驗往往掌握在老師傅手中,這些技術可能是經過數十年累積而來。然而,當新進員工進入公司時,卻面臨以下幾個問題:
- 缺乏標準化的教學文件:老師傅習慣以口述的方式教學,但這種方式對於年輕世代的員工而言,理解起來相對困難。
- 世代差異造成的溝通障礙:年輕員工的學習方式與老師傅的教學方式差異巨大,導致學習效率低下。
- 技術壟斷心理:部分老師傅可能認為技術是自己的「資本」,不願意分享,擔心技術外流或被取代。
這些問題讓新進員工難以快速上手,導致高流動率,進一步加劇了企業的用工壓力。
2. 案例分享:從倉庫管理到技術標準化的轉型
某家傳統工廠的倉庫主管就曾面臨類似問題。他表示:「不是沒有人來,而是進來的人學不會,做不好,很快就辭職了。」深入了解後發現,問題的根源在於:
- 教學方式過於簡單:主管僅以口述方式教學,例如「這樣看,這樣選,這樣收」,但年輕員工對這些指令毫無概念。
- 缺乏文件與標準作業流程(SOP):企業內沒有任何書面化的作業指導,所有流程都依賴主管的經驗。
在顧問的輔導下,該企業開始建立標準化的作業流程文件,並引入數位工具進行記錄。透過錄製教學影片,將老師傅的操作過程完整記錄下來,並生成一套「倉庫收料管理作業標準書」。這些文件不僅有助於新進員工快速學習,還能確保技術的穩定傳承。
(
閱讀更多:
企業經營成功的密碼:提升流程管理的18項關鍵指標)
3. 破解老師傅的技術壟斷心理:讓知識成為雙贏
在技術傳承的過程中,老師傅不願意分享技術的心理是一大挑戰。顧問建議,可以透過以下方式解決:
- 強調技術價值與個人貢獻:將老師傅的名字標註在所有技術文件上,讓他的貢獻被記錄並被後人銘記。
- 結合績效獎勵:將技術傳承與薪資或績效掛鉤,例如每完成一份教學文件或影片,即可獲得額外獎金。
- 改變觀念:讓老師傅了解到,這些技術僅適用於當前公司與流程,即使帶到其他公司也未必適用,從而降低其對技術外流的擔憂。
透過這些方式,老師傅不僅能安心分享技術,還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被認可。
4. 數位化工具助力技術傳承
隨著科技的進步,數位化工具已成為技術傳承的重要輔助手段。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應用方式:
-
錄製教學影片
使用手機或錄影設備,將老師傅的操作過程錄製下來,並加上字幕或語音說明,形成直觀的教學素材。 -
建立知識管理系統
將所有技術文件與教學影片存入企業內部的知識管理系統,方便員工隨時查閱。 -
線上學習平台
將技術內容上傳至線上學習平台,讓員工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,縮短培訓時間。 -
結合ISO標準
在輔導ISO品質管理系統時,將技術標準化文件納入程序書,確保流程的一致性與規範性。
(
閱讀更多:
ISO顧問普遍忽視「系統整合」 恐成企業轉型最大絆腳石)
5. 技術傳承的三大關鍵成功要素
要成功實現技術傳承,企業需要掌握以下三個關鍵要素:
-
高層支持
企業高層需提供資源與政策支持,例如設立技術傳承專案、提供獎勵機制等。 -
系統化管理
建立完整的技術傳承計畫,將技術文件化、數位化,並定期更新。 -
數位工具應用
善用錄影、線上學習平台等工具,提升技術傳承的效率與效果。
6. 留才計畫:技術傳承與人才培育並行
技術傳承的最終目的是提升企業競爭力,而人才的留用是關鍵之一。透過系統化的方法來保存和傳遞知識,企業不僅能縮短新人培訓時間,還能降低流動率。當新人感受到企業的重視與支持時,他們更容易留下來,進一步為企業創造價值。
(閱讀更多:採購與委外:如何提升工廠運作效率的關鍵策略 )
立即行動,讓我們助你一臂之力
鐿叡科技,您的「智能工廠建構師」,擅長協助客戶進行智慧化、數位化轉型服務。
如果您的企業也面臨技術傳承或人才培育的困難,歡迎與我們聯繫,讓我們一起打造屬於您的專屬解決方案!